法学论坛

  • 和谐社会与恢复性司法

    恢复性司法是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研究中的一个舶来术语,其英文表达为Restorative Justice,我国大陆的研究者将它译为恢复性司法,香港的学者译为复合公义,台湾地区的学者则译为复归正义。关于恢复性司法的定义,在国际上接受程度较广的是英国犯罪学家Tony F.Marshall在其《恢复性司法概要》一文中的界定,即“恢复性司法是与某一特定的犯罪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各方会聚一起,共同解决如何处理犯罪后果及其对未来的影响问题的过程。”其强调的是为那些与犯罪之间有着重要关系的个体(特别是为犯罪人和被害人及其家庭、社区)创造一个参与问题解决的空间;要求从个体的社会环境背景来考察犯罪问题,寻找犯罪的原因和对策;提倡一种前瞻性(或者说预防性)的解决问题思路,认为对犯罪问题的处理不仅要回顾过去已经发生的犯罪事实,更要前瞻犯罪问题的处理与未来之间的关系,鼓励犯罪问题处理实践中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反对现代司法体制的刻板和封闭。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兴起的这场新的刑事司法改革运动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国家的刑事司法走向和犯罪预防模式。1999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鼓励成员国在适合的案件中使用恢复性司法;2000年在维也纳召开的第十届犯罪预防与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一项宣言,要求各成员国扩大恢复性司法的使用。

    2007年01期 No.95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4 ]

  • 恢复性司法与和谐社会

    刘仁文;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下中国的一个重大时代主题,被称为“新的伟大长征”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刑事法治也可以从多方面予以改进。流行于当今西方社会的刑事司法新动向——恢复性司法,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念方面有诸多契合之处:其比较全面地照顾到了有关当事各方,有利于建设和平社区;简化了犯罪的处理程序,采取经济的责任形式,大大降低了刑法的成本;有助于实现刑法预防犯罪的目的;有助于实现刑法保障人权的功能。

    2007年01期 No.95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380 ]
  • 修复性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

    陈晓明;林勇;

    和谐的思想观念与修复性司法的“修复理念”相契合,为创设修复性司法制度奠定了丰厚的思想基础;修复性司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修复性司法在我国现阶段不应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司法制度,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刑事司法机制,而应与传统刑事司法机制一起成为统一的刑事司法体制下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2007年01期 No.95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67 ]
  • 刘村的纠纷与解决——权威衰落之后的选择

    刘方权;陈晓云;

    刘村的纠纷大致可以分为村际纠纷、家庭外部纠纷、家庭内部纠纷。在实践中,村际纠纷、家庭外部纠纷更多的是通过司法调解、诉讼等公力救济的方式得到解决,家庭内部纠纷则更多是通过“外戚”界入来解决。刘村内部发生的家庭外部纠纷更多通过公力救济的方式解决与刘村缺乏必要的纠纷解决资源—权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7年01期 No.95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9 ]
  • 恢复性司法——民主法治国视野下的刑罚观

    郝方昉;

    现代社会是民主法治国的社会,传统刑罚观以国家—犯罪人为中心,已经不能契合这种民主法治国的实践,而恢复性司法则采取了非中心化的商议,更能契合民主法治国的实践,从而达致3个“R”:认同(Recognition),弥补(Recompense),抚慰(Reassurance),实现了刑罚的进化。

    2007年01期 No.95 28-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98 ]
  • 西方话语下中国恢复性司法模式之构建:现实处境与可能进路

    肖仕卫;

    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西方话语,有其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方案指向,而中国刑事法治的背景与西方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中国倡导恢复性司法,有必要立足于中国的法治现实。在这样一种思路下构建中国的恢复性司法,程序控制下的权力主导型方案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7年01期 No.9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2 ]
  • 香港犯罪情报评估制度评析及其借鉴

    吕雪梅;燕京宏;

    犯罪情报评估制度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犯罪情报搜集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为建立高质量的犯罪情报系统把好第一关,是犯罪情报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我国由于犯罪情报评估制度的缺失,犯罪情报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借鉴香港地区犯罪情报评估制度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犯罪情报工作流程具有重大意义。

    2007年01期 No.9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15 ]
  • 建立信息导侦机制的几点思考

    陈清雄;陈兴;吴擢西;苏庆裕;

    当前刑侦工作信息化的现状要求建立信息导侦机制,而目前的信息导侦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因而要强化信息导侦的专业化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刑侦信息化工作机制,立足服务实战,拓宽信息工作面,切实发挥信息导侦作用。

    2007年01期 No.9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58 ]
  •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研判工作的思考

    林鼎辉;林礼章;

    新时期做好公安情报信息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情报信息的研判,而基层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研判工作的现状要求我们注重“六个必须”,从而有效提高公安警务工作的实战水平。

    2007年01期 No.9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0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38 ]
  • 行政管束若干具体问题探讨

    童伟华;林占发;

    行政管束的实施在管束的对象、手段、场所和管束后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使具体执法存在含混之处,需要进一步明确行政管束的具体要求,以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2007年01期 No.9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1 ]
  • 对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半径与密度的思考

    俞秋明;

    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是治安秩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走出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工作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循环的轨道,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须寻求理论的新支点。以行政管理半径与密度为视角,思考娱乐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为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技水平和信息含量,积极实现管理方法定量化、管理手段科学化提供有益的探索。

    2007年01期 No.9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6 ]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践行“以人为本”的思考

    吕礼俤;

    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应践行“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主体是所有的交通参与者,应正确处理好“以人为本”、“严格执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所有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007年01期 No.95 63-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3 ]
  • 判断纸张折痕与写印字迹先后次序的实验研究

    李冰;林新华;陈淑萍;朱磊;

    添改文件属于变造文件的一种,在污损文件检验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一份疑似添改的文件进行真伪识别,不仅要看形成文件的物质材料的理化性质是否遵循其正常的变化规律,还要看整份文件的形成过程是否符合正常的行文程序。由于各种色料与纸张折痕交叉,不同形成次序时交叉部位呈现出来的表观特征存在差别,因而能够根据这种差别判断色料与折痕形成的先后次序,进而为确定一份可疑的文件是否存在添改事实提供依据。

    2007年01期 No.9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9 ]
  • 谈图像提示法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的运用

    曾海泉;肖盈;

    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审查手段已在我国得到认可和应用。我国公安机关等使用单位大部分采用语言提示法进行测试,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提示法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应该通过图像提示法的运用弥补其不足。

    2007年01期 No.9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8 ]
  • 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与对策分析

    张建强;曾庆龙;

    通过对当前基层痕迹检验工作现状的分析,明确应结合基层工作的实践,从提高基层痕检技术人员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基层痕迹检验工作。

    2007年01期 No.95 73-7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07 ]
  • 现阶段流动人口犯罪及治理对策

    郑秀辉;

    流动人口犯罪是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当前社会治安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不仅是社会治安问题,它还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只有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真正做到政府牵头,公安为主,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的犯罪,达到对流动人口的合理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快速发展。

    2007年01期 No.95 76-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67 ]
  • “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新探——对提高专升本院校教育质量的思考

    刘忠良;

    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给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提高专升本院校的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积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三位一体”教育管理模式,即以改革教师管理模式为基础、以革新学生管理模式为依托、以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为保障,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各部门工作优化配合,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以适应更高层次办学要求。

    2007年01期 No.95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9 ]
  • 我校2000—2006年科研工作调查报告

    苏肖晴;陈明;吴海燕;

    通过采用调查法与数据统计法,对我校教师2000—2006年的科研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教师科研工作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建议,目的是为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2007年01期 No.9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3 ]
  • 《剑经》对现代警察格斗的启示

    贾利;黄晓鹏;

    现代警察格斗是警察与歹徒的殊死搏斗,是警察制止犯罪行为的专门技术。俞大猷《剑经》的技击法则、要旨能为现代公安实践中的警察格斗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2007年01期 No.9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84 ]
  • 常见拳腿组合技术在散手比赛中的运用及培养

    王伯余;

    通过对比赛中运用拳腿组合技术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发现散手比赛不是凭单个动作就能战胜对手的,还要合理地运用拳腿组合技术。拳腿组合技术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过程,才能提高其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

    2007年01期 No.9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