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学研究_侦查

  • 侦讯组织论

    陈闻高;

    侦讯组织是为促使嫌疑人如实陈述、侦查员互相协作而成的有序群体,有主动性、适应性和对策性等特点。其组织形式受体制制约,一般有讯查同一、讯查分工、同案或不同案分工等类型。讯问人员由主讯、助讯、记录等组成,大要案件需侦讯、查证、搜捕人员配合,由案侦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形式,有临场实时的直接指挥、侦讯前后的间接指挥、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指挥。组织者还应进行侦讯谋划和场所设计,考虑强制措施的适用与配合,讯问环境要安全保密,不受外界干扰,尽可能使侦讯具有突然性。同时,也要对在犯罪现场的讯问、押解途中的讯问和其他场所的讯问进行协调。侦讯组织效益最大化的瓶颈,有人员素质问题,更有体制问题。

    2013年06期 v.27;No.136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4 ]
  • 侦查协作的碎片化分析及其整体性治理模式

    李晴晴;

    侦查协作是应对当前刑事犯罪特点和发展趋势所采取的一项有效的组织措施,但是我国目前的侦查协作情况却不容乐观。引入新公共管理中的"碎片化"概念,从六大维度分析我国侦查协作的现状,进而从整体性治理这一社会治理模式的视角出发,提出侦查协作的完善思路与方法。侦查协作的整体性治理对策包括加强侦查协作的整体性认识、侦查协作的整合、侦查协作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侦查协作信息系统的建立、利用,建立和完善侦查协作的评估、监督和反馈机制。

    2013年06期 v.27;No.136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256 ]
  • 讯问中的情感感化方法研究综述

    王智;

    在讯问实践中,侦查人员所使用的各种讯问方法中,情感感化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而且实际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情感感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讯问方法,有其自身特有的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效地运用情感感化方法,能够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挖掘出新的线索,查清案件事实。然而,已有文献资料对情感感化的论述比较粗略,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剖析,多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尤其是在情感感化具体方法这块比较空白,对该方法的实用价值评估过低。

    2013年06期 v.27;No.136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15 ]
  • 刑事案件信息的类别及数据项

    于成江;

    刑事案件信息是办理刑事案件活动收集的案件本源信息和办案工作信息的统称,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是公安基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理上与信息管理的不同视角划分案件信息,其侧重点不同。从信息管理视角对案件信息进行分类设置具体数据项,是规范化采集与描述信息的客观要求,是保证案件信息标准化、案件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联查最广化,且推进侦查办案模式改革创新的基础。

    2013年06期 v.27;No.136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1 ]

警学研究

  • 对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创新的思考

    叶振飞;

    当前,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在给公安机关日常社会治安管理与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创新我国居民身份证科技功能含量,不仅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客观需要,更是一项事关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因此,各级政府和各地公安机关一要坚持抓好宣传工作,二要创新科技含量功能,三要严打制贩假证。

    2013年06期 v.27;No.13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3 ]

法学论坛

  • 真正身份犯中无身份共同正犯的处罚依据——兼论贪污罪的司法适用问题

    刘涛;

    身份犯中,纯正的身份犯其身份具有构成要件要素的性质,如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非具有身份者不能单独构成犯罪,但刑法规定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正犯,但其处罚依据在学理上存在疑问。处罚非身份共同正犯的依据并不在于形式的不法与有责身份分离说(结果无价值论),也不能从基础单薄的法律拟制说中找寻正当依据。承认真正身份犯中非身份行为人责任与具有身份的行为人责任具有连带性质,是解决此类身份犯处罚依据的可行理论途径,此解释路径也可纠正相关身份犯罪非身份共同正犯的司法适用中的错误做法。

    2013年06期 v.27;No.136 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0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6 ]
  • 警察权力行使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

    赵敏;

    2011年发生的"高速不雅照"事件,引起了舆论关于"电子眼"与个体隐私保护的争论。对于公安机关来说,诸如非法窥视、监听、披露私人活动,非法收集、使用、公开私人信息,非法搜查、监视、监控私人空间等现象非常普遍,但人们更多关注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等基本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自主意识的增强和国家公权力的扩张,制约和防范国家公权力以保障公民的隐私权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法治价值。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05年启动了立法程序,这种通过从政府掌握的私人信息的保护入手是一种重点突破的做法,立法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对政府机关的规制上。

    2013年06期 v.27;No.136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87 ]
  • 凤凰古城收费事件行政法分析

    屈舒阳;

    凤凰古城自收费以来饱受社会各界热议,凤凰县县政府收费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了多方质疑。然而对于凤凰古城收费行为的正当性却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定论。故应在明确凤凰古城收费行为的法律属性后,对该收费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客观之结论,并对此事件进行反思,望达到合理解决此次收费事件与公民权益得到合理救济之目的。

    2013年06期 v.27;No.136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8 ]
  • 论群体劳动争议的现实表现与治理对策

    谢天长;

    我国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劳动者群体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冲突,具有群体性、无预期性、程式失序、争议内容混杂等特点。对于这些冲突和纠纷,不能简单等同于群体性事件,当然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集体劳动争议,可概括称之为"群体劳动争议"。群体劳动争议本质上属于经济纠纷,而非具有政治目的或者社会目的的群体性事件,不能以维稳思维和手段予以应对,而应通过法律对策予以解决。

    2013年06期 v.27;No.136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65 ]
  •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新趋势及其对策

    张韩;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案件频发,呈现出内幕交易地域场所扩大化、内幕信息窃取手段科技化、内幕交易行为方式复杂化等新趋势。究其原因,实为证券法条文过于笼统,期货内幕交易规定尚属立法空白所致。对此,应建立证券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构建多主体间的连带法律责任制度,尽快出台具体可行的内幕交易司法解释,由内幕交易行为人设置专项赔偿基金。

    2013年06期 v.27;No.136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0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68 ]
  • 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

    郭敏峰;

    司法公信力建设与司法体制、司法机关人员素质、社会公众的法律素养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司法权威与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决定因素。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直接原因有:一是司法权力配置不当和司法信仰缺失;二是司法制度的缺陷和司法人员的素质不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必须树立司法为民的理念、在司法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强司法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

    2013年06期 v.27;No.13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2 ]
  • 媒体监督与司法公信力提升的良性互动

    朱艳钦;

    国家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体监督有其正当性和必要性,通过透析当前媒体聚焦的热点案件,媒体监督对司法公信力提升积极、消极影响并存。媒体监督与司法公信力冲突本质上有正义法律观和朴素道德观的冲突等深层次原因,为协调二者关系,应从立法、司法、执法、公民参与等多途径予以解决。

    2013年06期 v.27;No.136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2 ]

教育教学研究_思政研究

  • 立德·树人之本

    陈培坚;

    <正>德育在中国教育历史中源远流长,"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大学》中的名言一直被我国大学教育界奉为圭臬。《礼记》中"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也成为师者操守的准则。从古至今,德育始终都处在教育的优先位置,被视为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永恒主题。"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育处在学校教育工作的

    2013年06期 v.27;No.136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1 ]
  • 关于党的十八大精神“三进”工作的若干思考

    游云福;

    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校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要任务。"三进"工作需要高校各有关部门形成合力。"三进"有各自的特殊性。"进教材"是整个"三进"工作的起点,"进课堂"是"三进"工作的关键环节,"进头脑"是"进教材"和"进课堂"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且"三进"亦有各自的具体要求。

    2013年06期 v.27;No.136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6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14 ]
  • 试论高校学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对接

    胡宇南;

    高校学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的目标统一性和承载主体共享性决定了它们对接的可行性。在对接的维度把握上,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学风建设,也要以主体间性教育提升对接有效性,并通过学风建设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扎根高校提供支撑和保障。

    2013年06期 v.27;No.136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9 ]

教育教学研究

  • 大治安与小治安——谈治安学学科与专业建设

    张旭红;

    长期以来治安学界一直存在着各种流派和研究方向,归纳起来实际上是大治安与小治安的分歧。大治安与小治安在治安学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应是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的。治安学学科理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应放眼和借鉴大治安,使专业取得丰厚的理论支撑;而治安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业务课程的设定与建设应落脚于小治安,以为公安机关培养治安业务管理和研究的专门人才,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2013年06期 v.27;No.136 8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9 ]
  • 国外警察教育训练工作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程云旺;

    高度重视警察教育训练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外警察教育训练工作中的理念、制度、内容、保障以及绩效等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面对当前我国警察教育训练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应当借鉴国外经验,正确处理好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关系;面向实战,贴近实际,改革教育训练内容;完善教育训练的保障制度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

    2013年06期 v.27;No.136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72 ]
  • 教育模式创新在罪犯科学矫正中的具体运用——基于福建省某监狱罪犯思想现状的调查研究

    方银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刑法修正案(八)》的颁布,监狱内的形势也日益严峻,在押犯的构成也随之发生变化,同时罪犯矛盾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监狱在刑罚执行中忽视了"治本"功效。因此,监狱作为刑罚执行的主体,一方面应及时化解狱内矛盾,确保监管安全;另一方面为贯彻落实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应切实提高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2013年06期 v.27;No.136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0 ]
  •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教学实践探析

    郑晓生;

    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构建和改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最有效途径,它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认知性支持和人际交往支持等。将讲授式团体心理辅导和体验式团体心理辅导结合进行教学,更能充分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能起到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

    2013年06期 v.27;No.136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1 ]
  •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言说观——我省新建本科英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交融互构现状及启示

    郑竹群;

    我省新建本科院校英文教育呈现知识量化衡量、教师人文素养不足以及缺乏经典学习的现状,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发展而来的言说观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具有实际的意义。在英文教学与人文教育交融互构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同时,围绕为何言说、由谁言说、言说什么、以言取效、如何言说等五个言说层次,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教学实践活动,为探究英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融互构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2013年06期 v.27;No.136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分类总目次

    <正>~~

    2013年06期 v.27;No.136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3 ]
  • 投稿须知

    <正>《福建警察学院学报》原名《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6年创刊,是全国公安专科院校创办的首家学报。本刊为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逢双月出版,大16开,112码。本编辑部将严格审阅制度。实行匿名审稿,公正公平地遴选稿件。我刊按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编排,为使来稿符合规范要求,现特作如下说明

    2013年06期 v.27;No.136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下载本期数据